省文保院完成义县奉国寺大雄殿一期彩绘泥塑现场保护修复工作
发布日期:2021-11-16
修复现场
修复现场工作
现场交流
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奉国寺在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大雄殿内主供七尊辽代所塑彩绘泥塑“过去七佛”并列一堂,每尊佛前有两胁侍菩萨,佛祖释迦牟尼偏居一侧,这种制式中国现存仅此一例,佛教界独一无二。诸佛像高大、庄严、俊秀,在国内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奉国寺彩绘泥塑以磅礴大气、精美绝伦令人震撼,在彩绘泥塑病害日趋严重,保护修复工作日益紧迫。我院承担的义县奉国寺大雄殿一期彩绘泥塑保护修复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了勘察研究及方案设计,完成了历史沿革、维修调查、价值评估、保存现状、制作工艺、塑像稳定性、保存环境监测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方案批复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工作,即一期彩绘泥塑保护修复研究、现场标准区示范与评估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了部分倾斜胁侍菩萨的基础探查及加固扶正、积尘中的可溶盐对塑像泥层的影响以及空气污染对塑像的影响机理研究,塑像保护修复方法及材料试验标准区的监理与评估。2020年6月,进入第三阶段,开展现场的保护修复实施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设计方案开展现场修复工作,遵循技术路线及目标,通过针对性的病害治理,有序的完成了表面污染物的清理;大量颜料层龟裂、起甲、起翘回贴;酥粉颜料层加固;历史上不当修复的局部清理及修整;局部新补泥层的影线法补绘;失稳木骨的加固连接;泥层开裂脱落复位加固;泥层开裂部位的加固弥合等一系列保护修复技术措施,历时两年,现已基本完成了现场工作,效果良好。
保护修复工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及规范,严格遵循最小干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文物保护原则。针对性的将研究与措施密切结合,消除病害隐患,延长文物寿命,使文物的历史、艺术风貌得以长久保存。
在项目实施期间,有多批辽宁省市文物部门领导、及国内专家学者到访,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资料整理、竣工报告编写等工作。(马琳燕、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