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 尧头窑的传承与保护

尧头窑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日期:2014-04-21

尧头窑的传承与保护

 

    陕西关中东部的澄城县尧头镇出产粗瓷,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就是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着1300年的烧造历史,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遗存的重要地方。据明朝县志记载,澄城"瓷砂始于唐"。这是尧头窑最早的文字记载。明嘉靖年间县志曾记述征收窑税,每年"窑课钞二百八十九贯五百文……黑磁为尧头镇特产。"明代天启五年刻印的《同州府志》也有记载:"澄城尧头……产陶磁器。"在元明以后北方青瓷日趋消亡的趋势中,澄城窑还能烧制青瓷,这种现象在北方瓷窑中极为罕见,为确定澄城窑的历史地位增添了浓重一笔。在明清时期尧头镇陶瓷业发展到兴盛阶段。据民间流传,在鼎盛时期,有窑百余处,年产陶瓷220多万件,不仅占据了渭北各县市场,而且远销山西、甘肃、内蒙古、陕北等地。

    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及匪患不止,加上光绪三年大饥的影响,导致澄城县人口急剧减少,尧头的陶瓷业亦严重衰落。民国十五年《澄城县志》记述,"境内工艺不兴。无他特产。民国15年统计时由"旧有四十余家"减少至二十余家,可知当时烧瓷业仅达到清代规模的半数。

    尧头陶瓷品种丰富,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晚清、民国时期,窑场曾烧造出大量的青花瓷,与南方青花瓷笔法纤细,装饰图案程式化而大不相同,尧头青花瓷在吸收民间剪纸、木板年画的基础上,用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图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人物动物纹样则多选择童子、马、狮、喜鹊登梅、连年有余等图案。工匠们用稚拙的笔法绘制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种自由随意之中,而不失图案平衡对的法则,运笔挥洒写意,勾画粗犷厚重,充分展现出北方民族的淳朴之美。随着现代社会对艺术品喜爱的“返璞归真”,这些手绘的“土青花”瓷逐渐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日渐成为一个专门的收藏类别。

    尧头窑遗址其主要内涵是分成数个片区的窑炉、作坊等遗址群,其次为与制瓷业相关的原料开采地、陶瓷产品销售铺面、宗族祠堂和古民居遗址等。但由于尧头镇地下煤矿的开采,老街及其周围很多地区成为采空区,并已出现了塌陷,故除少量几户外,大部分村民都已迁居到新镇或遗址区外的东部。现老街及其周围的民居都已成片废弃,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但因有些祠堂和民居刻有纪年,所以,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祠堂和古商铺全部废弃,古民居还有使用迄今的。但残损严重,并有坍塌或陷落的危险,待加固修。

而分布于老街南北的古窑炉和作坊遗址,则因居民的迁离,虽已经废弃,但有很多遗迹本体尚在,仅地面可见并保存较好的就有几十座。从澄白公路向南部塬坡地望去,废弃的窑炉和窑洞式作坊三五成群,高低错落,点缀土坡荒草间,无数残瓷碎片夹杂着炭渣和废匣钵,沿着崖壁滚落在“瓦渣沟”中,形成了堆积厚达几十米的瓷瓦坡。个别窑炉和作坊还有如“道光二十四年”、“康熙四年”的纪年刻铭。除地面可见的窑炉作坊外,还有一些残破严重、地面尚存一砖一壁的遗迹。由此可知,地下应还埋藏着较多的年代较早的遗迹。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澄城尧头粗瓷曾有过历史的辉煌,随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今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与繁荣。其现状是:一是资源闲置浪费,古窑遗址在碎瓷片中长眠。二是民间艺人失传。近几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尧头陶瓷的瓮、盆、罐等主要产品用途渐失。仅存的小作坊只能视市场需求断断续续地制造少量的应时产品。
    凡此种种,要保存这处文化遗产的真面貌,就需要尽快将这些即将消失的资料进行调查收集,予以保存,以保持该处文化遗产的生命为前提下,发展他们。               

 (转自:汉唐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