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政简讯  > 新石器时代“印章”出现 纹路清晰距今6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印章”出现 纹路清晰距今6000多年

发布日期:2013-10-09

新石器时代“印章”出现 纹路清晰距今6000多年

 

 

来源: 荆州新闻网   

  玉玺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那是权力的象征。古时的“玺”是作为个人信物使用,最早记录见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印章作出了严格规定,皇帝之印称为“玺”,大臣以下称“印”。现存我国最早印章见于商代,距今3000多年。可是最近在监利县白螺镇狮子山,民间文化保护志愿者赖晓平发现了一个“印章”,距今已有6000多年。 

  这个印章看上去像个蘑菇,高5.5厘米,圆顶直经9厘米,圆底直径4.6厘米,不瘪不缺,握在手上非常舒适。最令人惊喜的是,“蘑菇”上有纹饰,线路清晰。

  仔细观察,器物顶部内沿刻着一串“人”字纹,像麦穗一样。柄底中间,印刻有四种图案,看起来像太阳、月亮、星星和云,中间用纵线和横线隔开,图案的外围也被一圈“人”字纹环绕。据赖晓平介绍,这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据了解,这是赖晓平在监利县白螺镇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东面一片泥水中发现的,其中还有另一件陶器。

  中国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原始的制陶即模制法,就是在模子里放置绳子,然后用泥涂在模子里,待半干后取出,陶坯的表面就留下绳子的印纹。受如此印纹的启示,古人后来直接在陶器上刻纹饰,就成为我国装饰图案和印章艺术的起源。赖晓平请教了多位专家,大家认为这件陶器属长江文明大溪文化早期夹砂陶印拍,距今约6000多年,上面的纹饰有装饰效果,可能是部落的图腾。

  据监利县民间文化保护志愿者赖晓平介绍,监利县白螺狮子山是长江中下游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发掘出大量石器及陶器,同时还发现了多个远古窑址灰坑,表明这里曾做过陶器作坊。

  赖晓平认为,这可能是荆楚先民们最早的原始文字。这件夹砂陶印拍,可能是狮子山远古陶工在制陶时的“打码器”,也就是俗称的“出厂”标志。据了解,这是目前荆州发现最早的“印章”实物,此前其他地区最早的是西周的陶印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