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政简讯  > 大运河成功申遗 山东省世界遗产增至4处

大运河成功申遗 山东省世界遗产增至4处

发布日期:2014-06-25

大运河成功申遗 山东省世界遗产增至4处

 

 

省文物局举行大运河申遗成功新闻通气会 

 

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接受媒体采访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组织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山东段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成为我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4处世界文化遗产。 

    6月23日上午,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召开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通报了大运河申遗成功和我省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有关情况。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出席并主持新闻通气会,副局长由少平发布消息。 

    据介绍,大运河山东段南起山东与江苏两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到德州德城区第三店, 流经我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16个县(市、区),全长643公里,历史上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在大运河申报遗产区的名录中,大运河山东段有南运河德州段、会通河临清段(元运河、小运河)、会通河阳谷段、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小汶河、会通河微山段、中河台儿庄段等8个河段,占全部27个河段的近三分之一,总长186公里;共15处遗产点,超过全部58处遗产点的四分之一;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不仅运河沿线五市均有遗产点列入,而且申遗遗产点涵盖了各类水工设施遗存,初步再现了传统运河工程的技术发明创造性和技术体系的典范性,成为大运河整体申遗最有力的支撑点段之一。 

    为做好大运河山东段保护申遗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与运河沿线五市政府签署了责任书,多次协调调度有关工作。省政府先后制定发布《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规划》,公布实施《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由省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大运河保护专项政府规章。运河沿线五市也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部公布了市级保护规划,圆满完成了大运河山东段入选申遗目录的河段、遗产点的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受到世界遗产组织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省将以申遗成功为契机,立足新起点,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加强合理利用,规划建设“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积极服务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大局,做好大运河遗产永续利用、传承发展和惠民利民这篇大文章。 

    此外,通气会还通报了我省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情况。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省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成功入选,这是山东从2008年开始连续第六年获此殊荣。自1990年设立“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以来,山东省已有18次、共21个项目获评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全国名列前茅。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全省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配合重点基本建设工程,结合大遗址保护工作,考古调查里程达4万多公里,勘探面积近5000多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取得丰硕成果。加强监理和管理,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而针对全省考古力量薄弱的问题,山东积极开展考古资格管理和业务培训,组织了考古勘探领队、技术员资格和考古勘探团体资格认定工作。 

    我省近六年入选的八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基本都得到了原址较好保护,当地政府普遍编制了保护利用规划,有的已获国家、省级的批准,开始逐步实施,并初见成效。如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已获批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寿光市政府正在建设盐业遗址博物馆,纪王崮春秋墓葬就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而该墓葬的发掘,使该景区的知名度在全国迅速走红,其已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下一步,省文物局将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五大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大力推动双王城盐业遗址博物馆和盐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纪王崮春秋墓葬遗址博物馆、陈庄遗址公园、定陶灵圣湖汉墓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转自:山东博物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