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保院启动“华池县博物馆馆藏出土西夏文书保护修复项目”
发布日期:2024-11-05
2024年6月“华池县博物馆馆藏出土西夏文书保护修复项目”公开招标,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凭借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丰富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经验和技术实力成功中标。
本次保护修复项目中的馆藏出土纸质文物共计29件(组),均为甘肃省华池县双塔寺二号塔“妹妹塔”出土的西夏文书与西夏文佛经,无任何修复养护记录。该批西夏纸质文物中佛经类1件(组)、文书类28件(组),根据内容具体可分为《佛经》(西夏文)1件(组)、汇款单1件(组)、发愿文1件(组)、文书26件(组)。该批纸质文物的主要病害类型有:污渍、水渍、折痕、粘连、残缺、断裂、絮化、微生物损害、动物损害等多种纸张本体病害和若干写印色料病害。其中糟朽、粘连、残损、酸化严重是这批文物现存的难点问题,多幅文物残损严重、大面积缺失、粘连一体、脆弱易断,其中自出土后即无法安全展开的就有25件(组),大部分文物处于濒危状态,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本批出土西夏文书尽管大多数已残损不堪、各种病害严重,但也保留了很多文字信息,甚至有少部分西夏文书与佛经留有较完整的文字记载,这为了解、研究与释读西夏文字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持,也可借此推断当时金朝政权统治时期商品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制度的初步情况。
通过纸张色度与酸度测试、纸张填料与纸张纤维显微观察、纸张染料与颜料成分鉴定及微生物侵害试验等前期分析检测与等修复材料染色、墨色耐水与预加固等前期修复模拟实验,2024年10月,省文保院正式开始本项目的保护修复工作。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制定了科学的保护研究方法和详实的修复计划,有序组织修复流程,合理安排修复进度,以边研究边修复的原则全面开展工作,力争更好更快的完成本次保护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