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物鉴赏  > 陕西古建筑综述

陕西古建筑综述

发布日期:2015-11-30

陕西古建筑综述


作者:徐进

 

 

陕西古建筑是中国建筑史的重要篇章。这不仅得益于陕西是古代中国十四个王朝的建都地,还缘于陕西在地理纬度上,南倚大秦岭、北接毛乌素沙漠,是中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共同怀抱中的多民族文化交汇地,见证了华夏几千年的沧桑与辉煌。现存陕西古建筑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63处,合计354处;年代始于汉,迄于明清;类别包括城垣、仓廪、街镇、台榭、园林、堰坝、路桥、古塔、楼阁、牌坊、寺院、宫观、祠庙、民居、会馆、书院、考院等。在地域分布上,基本形成了关中以名人祠庙和唐宋砖塔荟萃,陕北以军事城堡和石窑居多,陕南以明清庙宇、街镇、会馆为凸显的大致格局。

作为重要交通设施的穿山隧道,在中国古代十分罕见。位于秦岭蜀道上的汉中“褒斜道石门”始凿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隧道之一,反映了汉时期隧道开凿技术和道路建设水平。

 

 

 

 

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城墙,系明代在唐长安城皇城和元奉元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周长近14公里,设有4座瓮城、98座马面、5984个垛口,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防设施;城内钟、鼓楼的规模亦堪列国内同类建筑之首。

 

 

 

 

 

 

 

 

(西安碑林博物馆拍的照照太美了,小编实在忍不住就多放几张照片,给大家欣赏!感谢静雯供图。^_^)

 

 

李世民为安抚长武浅水塬大战亡灵而敕建的昭仁寺大殿,为陕西仅存的唐代殿宇遗构。其构架方式和斗栱形制仍保留有某些宋代以前古老做法的特征,具有弥足珍贵的建筑史研究价值。

 

 

 

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府州城和吴堡石城,东濒黄河天堑,负山阻河,易守难攻,历史上曾是宋、辽、西夏、金的鏖兵之地。依地势而建的塞上“榆林卫城”,南北纵长,跨街立楼,向以古长城脚下的军事重镇和蒙汉贸易集散地而被世人称道。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依山踞险,是长城沿线气势最为宏大的要塞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

 

 

 

 

 

 

 

 

 

陕西宋金时期的建筑尚有保留。韩城司马迁祠门及寝殿,均为悬山顶,构架前后剳牵用三柱,结构简明,兼具地方营造手法,为不可多得的宋代建筑遗构。耀县药王山南庵金殿,深广各三间,梁袱用料随弯就势,大木结构仍保留有金代建筑的粗犷特征。

陕西元代建筑大多分布于关中,一类继承了唐宋以来传统的横架结构;另一类采用“大额”式构架,前后檐减柱或移柱,造成明暗间数不等。前者的范例有韩城普照寺大殿、九郎庙大殿,后者有韩城禹王殿、三圣庙献殿和洋县智果寺大殿等。此外,白水仓颉庙寝殿,则为别具特色的元代遗构,其面阔五间,两梢间为穿堂,前廊檐用石柱,有显著“侧角”“生起”,形制古朴。

陕西明代建筑大多采用规矩的传统横架结构,少数仍沿袭元代“大额”式纵架结构的做法,如洋县醴泉寺大殿等,反映了陕西古建筑的地方性和历史的延续性。这一时期的石构建筑和小式木作亦有保留。合阳玄帝庙青石殿,重檐歇山顶,结构坚固,雕刻精美,为明代石构殿宇的奇葩;户县公输堂“天宫”模型,置雕花槅扇,设斗拱重楼,皆沥粉贴金,是明代小木作建筑的珍品。

明清时期的书院、考场、仓廪等尚有保留。居陕甘四大书院之首的西安关中书院与蒲城考场,各以规模宏畅和布局谨严见长,现仍基本保持古时风貌,是研究明清两代书院和考场设施的重要实例。大荔丰图义仓,为三面临崖的城堡式建筑,慈禧御批为“天下第一仓”,与苏州丰备义仓并重一时。

陕西的岳庙保存较多。历代帝王祭谒华山的华阴西岳庙为重城建制,与泰安东岳庙并列为中国岳庙建筑大宗;其正殿“灏灵殿”为九梁、十三檩、六十八柱的大式木作,是陕西现存最大的殿堂建筑。大荔岱祠岑楼,木结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通高20余米,是鲜见的岳庙高层戏楼建筑,并以地近三河交汇处而知名。西安府东岳庙则以色彩斑斓的壁画称著,现存的大殿和中殿壁画面积逾200平方米,内容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画工精巧,笔法生动,颇具元明时期绘画的气韵。

 

 

 

 

 

    陕西的文庙、城隍庙、道观、清真寺及多数名人祠庙俱为明建清修。著名的有西安府文庙、韩城文庙、三原城隍庙、周至楼观台、华山玉泉院、佳县白云山庙、米脂真武宫、西安清真寺、西乡鹿龄寺、宝鸡钓鱼台、岐山周公庙、留坝张良庙、勉县武侯祠、长安杜公祠和眉县张载祠等。其中,文庙规制严谨,建筑精良,与城隍庙共同构成了传统礼乐文明和祭祀文化的荦荦大端。而道观和名人祠庙多与风景胜地相结合,或以山势地形建构,气势壮观;或以园林设计见长,景致清幽。清真寺一般为坐西朝东,建筑采取汉民族传统形式,其“礼拜殿”平面多呈“凸”字形,单檐歇山勾连搭顶,或歇山四角攒尖勾连搭顶,装饰多用阿拉伯文字、几何纹和植物纹图案。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是具有汉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国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陕西古塔丰富多彩,其形制、性质及用途呈多样化,质地亦砖、石、木、土、铁、琉璃一应俱有。全省现存各种类型的塔300多座,其中列入“国保”和“省保”单位的有77处;年代始于隋,迄于明清;分布以关中居多,达47处,陕北和陕南各为19处和11处。

 

隋唐及宋代砖塔构成了中国砖塔技术和艺术的高峰。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隋唐塔集中在陕西,现存者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三种,形制主要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类,结构大多为单壁中空,叠涩檐下一般施菱角牙子和砖雕斗拱,造型雄浑、挺拔,风格简朴、庄重。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的周至仙游寺法王塔和唐贞观元年(627)的兴平清梵寺塔,分别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方形和八角形砖塔。著名的兴教寺玄奘塔和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则各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塔的典型,并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它像长安圣寿寺塔、华严寺杜顺塔、合阳罗山寺塔、富县开元寺塔等,俱为楼阁式塔的佼佼者;周至八云塔、合阳百良塔、山阳丰阳塔、洋县开明寺塔等,皆属密檐式塔的上乘之作。此外,个别塔则兼具楼阁式和密檐式塔的双重特征。如高陵三阳寺塔,八角十三层,底层至八层形似楼阁,九层以上高、宽锐减,层檐密叠,创意独特。另外,存藏于户县草堂寺的“鸠摩罗什舍利塔”为八色大理石和玉石拼雕而成,体量小巧匀称,造型端庄典雅,为国内鲜见的玉石雕作之塔。

 

宋塔因袭唐塔形制,但造型趋于典雅秀美,结构有中空和实心之分。有些塔的二层以上辟设真假相间的券门或方门,其两侧砌出卧棂窗或直棂窗,或饰以雕花钩栏,蒲城崇寿寺塔和旬邑泰塔均属此列;有些塔则四面辟龛,龛两侧雕砌小塔各一,汉中净明寺塔是为典型。还有周至大秦寺塔、户县宝林寺塔、彬县开元寺塔、岐山太平寺塔、耀县神德寺塔、富平法源寺塔、武功报本寺塔、铜川重兴寺塔、富县柏山寺塔、洛川万风塔等,都显示出宋塔建筑艺术特有的风格和魅力。

陕西金元塔甚少,而明清塔较多。后者尤内涵丰富,包括新涌现出的文星塔、风水塔、道土塔等,显示了继唐宋之后的又一建塔高峰。耀县万佛寺石塔,方形十层,小巧玲珑,塔身及顶坡皆开龛造像,共雕佛、弟子、菩萨404躯,为金代塔的奇葩;横山响铃塔,外砖内石,工艺考究,塔室还绘有经变故事壁画,为元代塔的杰作。明代塔在传统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如三原中王堡木塔,六角楼阁式,翼角起翘高峻,端庄秀丽;咸阳北杜铁塔,外铁内砖,通体铸佛、力士及花鸟等,精彩纷呈;延安唐家坪琉璃塔,仿木结构,用蓝、绿、黄等色琉璃砖砌成,塔身浮雕各式造像纹样,光彩夺目;它们俱为省内仅见或鲜见的不同质地塔的精品。此外,还有延安岭山寺塔,始建于唐,重建于明,自20世纪30~40年代以来,成为革命纪念地延安的象征。而泾阳崇文塔,实测通高87.218米,为中国现存最高的古塔

 

 

 

 

明清时期的僧人墓塔中,尚有部分喇嘛塔,砖或石构造,高在4~7米上下,周至仙游寺普同塔和横山法云寺塔是其代表。这一时期,陕北洛川等地还出现一种夯筑土塔,为华夏农耕文明的一种遗存,洛川上兰土塔和下兰土塔是为典型。清代大型砖塔有澄城秀峰塔、三门塔和礼泉金龟寺塔等。后者八角十层,底层每面上下嵌碣石两方,依次雕八卦方位和仙人像,可谓清塔的佳作。

陕南的汉江和丹江流域,北通秦晋,南接荆楚,古时航运发达,商贸繁荣。今沿江码头仍保留着多处风格独锺的清代会馆,著名的有山阳骡帮会馆和丹风船帮会馆,后者尤以高大而雕饰精美的戏楼享誉遐迩,其楼前广场可容万余人观戏和集会。以商贸兴隆为背景,这一地区还完整保存下来一些古镇古街,如熨斗古镇和石泉老街等。

陕西的古桥、堰坝、台榭、园林等尚有保留,且别具一格。如三原古龙桥,厚墩三联拱,栏板浮雕各式人物、花卉、瑞兽图案,造型雄奇瑰丽。华县赤水桥,花岗岩石券筑;下层清康熙年建,上层道光年建,形成了罕见的“桥上桥”奇观。而以设有5个进水门洞得名的城固“五门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以殿宇错落有致、形同凤凰展翅得名的咸阳“凤凰台”是省内台榭建筑的代表;凤翔东湖园林,则以宋代文豪苏轼曾主持疏浚而享有关中湖林胜地之誉。

 

 

 

 

传统民居遍布省内各地,集大成者首推韩城党家村。其沿谷建村,依塬筑寨,村、寨有暗道相通,易守难攻。街巷路面以条石墁铺。宅院俱为四合院形式,每院设有高大的门楼,两山墀头饰精美的砖雕,门楼两侧墙面绘制装饰画,或题刻治家格言及诗文。门外置上马石、拴马桩。村内现存完好的明清四合院125座,另有祖祠9座、私塾8座,以及关帝庙、文星塔、戏楼、碑楼等。其布局完整,地方特色突出,内涵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瑰宝。其它如三原孟店周宅、泾阳安屋、旬邑唐家、长安郭家,均风格独具,同为北方民居建筑的宝贵遗产。

为记述、研究和检索方便,本“综述”将岭山寺塔(原划入“延安革命遗址”范畴)、西安府文庙(原附属“西安碑林”)以及清代砖石牌坊多处(原公布为石刻类)一并归入古建筑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