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物鉴赏  > 与教科文组织成功合作的典范 --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

与教科文组织成功合作的典范 --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

发布日期:2019-03-19

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1](Chitwan National Park,简称CNP)建于1973年,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该公园位于南亚特莱(Terai)地区中心地带,是该地区极少数几个未遭到破坏的自然遗迹之一。特莱(Terai)地区地产占地9.32万公顷,包括奇特旺(Chitwan)、纳瓦帕拉西(Nawalparasi)、帕尔萨(Parsa)和马克万普尔(Makwanpur)[2]四个区域。奇特旺国家公园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png

图1  奇特旺国家公园保护区及保护缓冲区[3]

该公园展示了南亚特莱(Terai)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延续存在的一个实证。它覆盖亚热带低地,成楔形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外西瓦利克(Siwalik)山脉底部的两个东西向河谷之间。1996年,由森林和私人土地组成75000公顷环绕公园的区域被宣布为缓冲区。2003年,根据《拉姆萨尔公约》,比沙扎尔(Beeshazar)和缓冲区内的相关湖泊被指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性的湿地。

图2 奇特旺国家公园景色[4] 

 图3 奇特旺国家公园景色

该地区一直延伸到印度和尼泊尔的山脉丘陵地带。奇特旺公园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群分布,有珍稀的独角亚洲犀牛,为大约400头独角南亚犀牛提供庇护,也是孟加拉虎的最后栖息地之一。

图4 奇特旺公园的独角犀牛 

 图5  奇特旺公园的步行桥

奇特旺国家公园的保护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初期。1973年《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该区域已被指定并受到法律保护。自1975年以来,尼泊尔军队就被部署用于该公园保护。此外,1974年《奇特旺国家公园条例》和1996年《缓冲区管理条例》的颁布充分给予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确保了人们参与该地区保护以及缓冲区居民的社会经济利益。这使得奇特旺国家公园成为政府与社区民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功合作的一个典型,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中专门撰文推介的自然遗产成功保护范例。

图6  动物与人和谐共处 

图7 生活在公园内的居民

由茂盛的植被覆盖及喜马拉雅山作为公园的背景,其壮观的自然景色,使奇特旺国家公园成为世界上一处不同凡响的自然美境。森林覆盖的山丘和蜿蜒变化的河流景观,使奇特旺公园成为尼泊尔低地最令人惊叹和最具吸引力的园区内地方之一。该公园内位于河谷盆地一带,南向斜坡上陡峭的悬崖与镶嵌着森林、草原的河岸所构成的自然景观,是该地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地区包括两个著名的宗教区:卡萨拉(Kasara) 的Bikram Baba和特里本尼(Tribeni)的Balmiki Ashram,即附近地区和印度的印度教徒的朝圣之地。这里也是以其独特的文化习俗而闻名的当地土著人(Tharu)的土地,他们在该地区居住了数个世纪。

8.png

图8  奇特旺国家公园[5]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拉普蒂河改造项目的环境评估结果提出了质疑。亚洲开发银行和尼泊尔政府重新审定了评估,发现该河流改造项目将威胁到奇特旺公园区域内河岸栖息地的“居住者”,特别是栖息于此的独角犀牛。据此,为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该项目被放弃,使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之地得以完好地保存。

高标准的管理与尼泊尔政府在其管理中投入大量资源,使得该公园的价值被认知,并通过实践加以证明。以定期更新和修订的管理计划对日常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充分确保了解决关键管理问题。

图9 奇特旺国家公园的河道 

 图10 奇特旺国家公园的酒店

1974年,编制了奇特旺国家公园(CNP)的第一个五年管理计划(1975-1979年),2001至2005年的更新计划扩大到包括CNP及其缓冲区,并提供了三个管理区规划。2006至2011年的后续计划涵盖了公园和缓冲区,连贯化实施促进了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效率。通过延续加强现有基础性为导向的保护战略,以及通过科学管理保持野生动物栖息地,确保了公园管理的长效性和完整性。同时,缓冲区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持续解决与人类野生动物冲突相关的一些问题。

目前,奇特旺国家公园,以其便利的野生动物观赏和壮观景色,已成为尼泊尔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且其经济效益显著。随着高起的访问率,维持适当的公园住宿规模和模式,其设施维护仍是个持续存在的管理问题。偷猎野生动物与破坏植被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对公园内栖息的物种和种群构成严重威胁。尽管该公园方已进行了大量的执法与防止偷猎的努力,但仍需要继续努力解决此类问题。(吴 新)



[1] 注:上述材料(英文)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网站(http://whc.unesco.org/)。

[2] 注:该文中地理汉语名称均为作者音译(自行翻译)。

[3] 该图片选自百度图片

[4] 文中未注明图片均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whc.unesco.org/)

[5] 该图源自百度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