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物鉴赏  > 革命的号角,书写的力量——陕西红色标语的故事之三: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宏济宫)红军标语

革命的号角,书写的力量——陕西红色标语的故事之三: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宏济宫)红军标语

发布日期:2023-07-21

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政治宣传、加强思想动员的创新形式和重要手段,是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一大创举,真实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大量红色标语具有政治性、通俗性、鼓动性、针对性、战斗性等特点,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秉承我党一贯的优秀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红色标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刷在墙上,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写在门板上等。红色标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感召力强,内容丰富、全面,几乎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它为传播革命真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激励指战员斗志、唤醒民众、瓦解敌人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红色标语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革命文物资源。202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牵头,联合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在各文博单位支持下开展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刻感受到书写方寸之间的革命标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文字书写的标语仿佛是吹响革命斗争的号角,饱含着革命的力量。随着调查的逐步开展,我们将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革命标语,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f8ebf1f9b34841339a3ab0ac5cae618.jpg

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宏济宫)正在修缮中

宏济宫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碑坝镇老街上,该建筑坐西朝东,为穿斗式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始建于东汉,由张鲁门下洪氏建立,当时主要是用于传授教义和周济信众,现存为清代建筑,201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岁月悠悠过往,真相终露峥嵘。在近期宏济宫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中,在山门外墙墙体底部方正石上发现了“红军□□”的四字标语。标语自北向南凿刻于基石之上,字体用红色颜料描边,并带有四角内凹的方形外框,在山门两侧各2个字。标语明显有被凿刻破坏痕迹,现“红”、“军”二字清晰可辨,另外两个字已完全不可辨。据推测可能是“红军万岁”或者“红军必胜”类的四字标语。

红.jpg

自北向南 字一“紅”

军.jpg

自北向南 字二“軍”

三.JPG

自北向南 字三

四.JPG

自北向南 字四

碑坝镇坐落于米仓山腹地,自古以来是川北陕南交通咽喉之地,是米仓古道上的重镇,历史上的碑坝既是四川境内的北大门,也是陕西的南大门。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开辟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根据地。此时碑坝归属通江县管辖,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1932年冬,徐向前部进入碑坝境内,在此作战,并驻扎于宏济宫。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由陕南进入坝溪区,师部设在南马山,先后在该地区组建6个乡苏维埃政府和6个乡党支部,成为川陕苏区组成部分,归红江县管辖。县经济委员会(县财政局,工农银行)也设在了碑坝,并办起了工农纸场、铧场,大兴集市,发展工农业生产。碑坝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拥军支前、参军参战,在与红军指战员一同保卫苏维埃政权,支援红军消灭四川军阀、土匪、民团等反动势力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至今在碑坝仍有川陕省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石马寨战斗遗址、红军墓群等革命遗存。

1e47009fe5dadc6f4bdab015494b8ba.jpg

宏济宫还是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的重要交通站。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边境后,蒋介石令十七路军主力移师汉中,企图在地方部队与红军的交战中坐收渔利,既消灭红军,又剪除地方军事势力。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杨虎城经与高级参议杜斌丞商议,决定与红四方面军开展秘密合作。在此期间,中共中央特科指示在十七路军第三十八军司令部任参谋的中共党员武志平,利用公开职务和社会关系,为中共组织收集川陕国民党军情报,并秘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对外交通线。红四方面军总部和中共川陕省委对第十七路军此举极为重视,派川陕省委军委参谋主任徐以新为代表,与武志平赴汉中,同孙蔚如进行谈判。经过数次商谈,双方于1933年 6 月 24 日圆满达成以“互不侵犯,联合反蒋”为中心内容的秘密协议。中共陕南特委和十七路军中的中共组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以汉中为起点,相继建立了三条通往川北苏区的红色交通线: 一条是西线,经南郑县的牟家坝、回军坝、羊圈关、碑坝进入川北苏区; 一条是中线,经南郑县的牟家坝,城固县的二里、天明寺,再经南郑县的法慈院进入川北苏区; 一条是东线,经城固、西乡、镇巴边境进入川北苏区。三条交通线中西线建立最早,宏济宫则是西线上的重要交通站。

川陕省财政委员会主任郑义斋在碑坝负责转运站的工作,由“红色交通线”运送各种物资,大批军用物资、粮食、医疗药品等经由川陕红色交通线运送到革命根据地,中央、陕西省委、陕南特委通过此线路与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联系,一大批领导干部和革命青年通过三条红色交通线到达川陕苏区。因此,川陕红色交通线可以看作是“红色动脉”,为川陕革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这三条红色交通线,现在都被称为“红军路”。

从标语内容来看,应是川陕苏区期间,红江县苏维埃政权在碑坝蓬勃发展时期,利用宏济宫原有的建筑石材所刻。在川陕苏区期间,红军曾专门组织书写工整的干部、士兵、群众以及技艺好的石匠组成的镌字队(又称“钻字队”、“钻花队”),各级苏维埃也设有一些临时镌字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专门錾刻石刻标语,宣传党的纲领和红军政治主张。以标语遭到破坏情况来判断,应是1935年3、4月间红四方面军后方部队和川陕根据地党政机关及地方武装全部撤出根据地后发生的事情。

虽然该条标语只有寥寥四个字,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和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不但是当时苏维埃政权胜利的实物见证,同时也反映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和残酷,具有重要的革命文物价值。(李大伟 王荔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