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出版

《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出版

发布日期:2021-04-28

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化遗产类型中,“工业遗产”是一个年轻的类型。它通常指18世纪以来,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1978 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成立,2003年7月通过了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目前已有多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陕西省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集聚地之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期,陕西民族工业开始起步。20 世纪 50 至70 年代中期,国家在陕西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项目和基地,其中“一五”时期由苏联和东欧国家援建的 156 项国家重点项目有 25 项落户陕西省。“三线建设”时期和其他各个时期的“五年计划”所建设的军工、精密仪器设备、机床、机械加工、电力电缆、纺织、化工、石油管线、航空等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这些企业为陕西乃至全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jpg

铜川王石凹煤矿

当炼钢的声音渐渐远去,纺纱的机器停止转动,巨大的烟囱告别晨钟暮鼓时,那些蕴含着大工业时代工人奋斗精神、匠人精神的工业遗产,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国工业精神。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全省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

 04.jpg

西安高压开关厂办公大楼

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方案》。陕西省文物局结合国务院下发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方案”,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国防办等多个部门联合,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陕西省工业遗产开展调查。

《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是本次调查成果的集中展现。该书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编撰,陕西省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与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录96处陕西工业遗产信息,分布于汉中、宝鸡、渭南、铜川、商洛、榆林、安康、西安及咸阳地区。截止2020年,已有18处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至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03.jpg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工业遗产保护概述部分从中国工业发展,陕西工业发展及工业遗产保护概念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陕西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实践从工业遗产价值、工业遗产保护思考及陕西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实践的部分案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分析;陕西省工业遗产现状则是将陕西省工业遗产各地调查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将较有遗产价值的实物,包括典型性建筑物,代表性设备等工业遗存,还包括企业证书、奖状、照片、相关书籍、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等呈现出来,较为全面、客观、细致地反映了陕西省工业遗产现状;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录依据调查走访及企业申报的材料,包括了现存的典型建筑物,代表性机器设备,企业现有工业遗存的价值及企业档案资料保存状况。

05.jpg

秦岭水泥厂

陕西的工业遗产有着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富强的重要见证。保护好、利用好陕西工业遗产,不仅是为了留存工业发展的印记,更是为了给未来发展提供启迪。《陕西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实践》是我们践行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话的精神,也是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实现“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的成果。全书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陕西省工业遗产保存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在实践、再利用中的创新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该书的出版建立了陕西省工业遗产档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制定陕西省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吴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