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秦咸阳城遗址发现罕见战国晚期卜甲

秦咸阳城遗址发现罕见战国晚期卜甲

发布日期:2018-03-22

新华社西安3月19日电(记者秦汉元)“在战国晚期到秦代的墓葬中发现卜甲,不得不说是一次奇怪的意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发掘结果。这批墓葬的时间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代,属于平民墓葬,墓葬规格较小,但考古工作者却在其中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战国晚期卜甲。 

古人以动物的骨、甲制成占卜的器具,根据骨、甲上的“兆纹”判断事情的凶吉。实物最早出现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盛行于夏商周三代,到秦代前后已经非常少见。据参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介绍,本次发现的卜甲,出土于一座小型竖穴墓道洞室墓。 

记者看到,这件卜甲复原后长约14厘米、宽约10厘米,内侧有十余处规整的方形凿孔,对应位置的外面则有“兆纹”,侧面有烧灼痕迹。尽管没有发现刻辞文字,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件被使用过的占卜器具。 

张杨力铮说:“这件卜甲的凿孔为方形,沿袭了西周时期的基本风格,但凿孔形状和排列更加规整,体现了发展变化,所以这件卜甲应当不会是从西周流传至战国时期的‘古物’”。考古工作者推测,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可能是咸阳城内的一位“巫师”级人物。许卫红说,通过文物来生动再现2000多年前的生活,才是考古发掘的真正意义目的。 

发现卜甲的岩村墓地位于秦咸阳城遗址的平民墓区范围内。为配合城际轨道建设,考古工作者展开了这次发掘。许卫红说,上述发现是在大遗址考古理念指导下,利用配合基本建设的契机进行的。“将基本建设考古纳入秦咸阳城科研体系,有助于打造建设与保护、科研多重共赢的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