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号角,书写的力量——陕西红色标语的故事之一:南郑程氏祠堂红军标语

发布日期:2023-06-19

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政治宣传、加强思想动员的创新形式和重要手段,是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一大创举,真实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大量红色标语具有政治性、通俗性、鼓动性、针对性、战斗性等特点,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秉承我党一贯的优秀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红色标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的写在纸上,有的刷在墙上,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写在门板上等。红色标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感召力强,内容丰富、全面,几乎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它为传播革命真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激励指战员斗志、唤醒民众、瓦解敌人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红色标语是中国革命史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革命文物资源。202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牵头,联合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在各文博单位支持下开展了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刻感受到书写方寸之间的革命标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文字书写的标语仿佛是吹响革命斗争的号角,饱含着革命的力量。随着调查的逐步开展,我们将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革命标语,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驱逐英日帝国主义兵舰出川!收回王家沱租界!丁一

欢迎青年士兵拖枪投红军同红军一路去消灭英日帝国主义走狗刘湘!丁一

程氏祠堂

程氏祠堂红军标语位于汉中市南郑区福成镇底坪村的程氏祠堂大门两侧的两方石碑,左侧石碑高112厘米,宽63厘米。阴刻,楷体,文字竖列为“驱逐英日帝国主义兵舰出川!收回王家沱租界!丁一”;右侧石碑高112厘米,宽63厘米,阴刻,楷体,文字竖列为“欢迎青年士兵拖枪投红军同红军一路去消灭英日帝国主义走狗刘湘!丁一”。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郑底坪红军标语群”的组成部分。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开展革命斗争,至1933年2月,红军在川陕交界处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30多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管辖区域东起川北城口县,西到嘉陵江畔,南起川北营山、渠县,北至陕南西乡、南郑、宁强、勉县,总面积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石刻标语是红军为团结、动员群众,采取的一种特殊宣传形式。红四方面军组织书写工整的干部、士兵、群众以及技艺好的石匠组成的镌字队(又称“钻字队”、“钻花队”),各级苏维埃也设有一些临时镌字队,每到一地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专门錾刻石刻标语,宣传党的纲领和红军政治主张。这些石刻标语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针对性,对工人、农民、妇女、军人、小商贩等不同群体宣传相应的政策法规,起到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放群众思想、解读我党政治主张以争取人心、激发民众革命热情、壮大红军队伍等作用。

王家沱是1901年日本以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中划定的日本租界。从1929年到1931年重庆开展了收回王家沱主权的斗争,尤其是九·一八事变爆发,重庆市各界民众连日罢工、罢课、罢市,并举行示威游行和集会,强烈要求收回王家沱日租界,10月22日,日侨乘日本军舰离渝回国,重庆人民收回王家沱日租界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刘湘是四川军阀,并在历次军阀混战中逐渐统一四川,在当时积极响应国民党政府“剿共”政策,先后策划了针对红军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位于程氏祠堂门口的两条石刻标语,一条是反对帝国主义,号召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一条是拥护红军,号召广大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同时反对国民党,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欺压人民的罪行和卖国实质,号召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这些标语口号,表明了旗帜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决心,表达了苏区军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往直前的坚强革命意志。

两条标语落款均为“丁一”,则是当时红四方面军为保密和方便联络设置的部队代号。1933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四川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6月底在旺苍县召开“木门会议”决定红四方面军以原有的第10师、第12师、第11师、第73师为基础,依次扩编为第4军、第9军、第30军、第31军。当时红四方面军下辖的各军当中,“甲”是红4军代号,“乙”是红9军代号,“丙”是红30军代号,“丁”是红31军代号,“戊”是红32军代号。甲、乙、丙、丁、戊后边有数字1、2、3者,为军以下师的番号。红31军成立后,王树声任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后曾传六),黄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91、第92、第93师,共7个团。1933年8月中旬-10月下旬,红31军参加仪(陇)南(部)战役和宣(汉)达(县)战役,12月至1934年9月,参加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作战。1935年参加广(元)昭(化)、嘉陵江战役和长征。1935年3、4月间红四方面军后方部队和川陕根据地党政机关及地方武装全部撤出根据地,向嘉陵江以西转移。程氏祠堂石刻标语的落款为丁一,可以知道这是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的队伍所刻,时间应为1933年7月到1935年初之间。

陕西红军石刻标语主要集中在汉中的南郑、镇巴、宁强一带,反映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也是进行革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具有重要的革命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