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 卢沟桥:六朝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卢沟桥:六朝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3-10-09

卢沟桥:六朝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众所周知的卢沟桥,因为战争而名留青史,也因为卢沟晓月的雅致景观为人们津津乐道,殊不知这座耳熟能详的桥还有一个较为吉利的名字,叫广利桥。

  

    卢沟桥是日寇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吹响全面抗战号角的地方。在受众的认知里,卢沟桥的历史似乎也是从这时期开始,其实不然,卢沟桥距今已有820多年的历史,资料显示,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这座耸立在永定河上的石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连拱桥。

  永定河在历史上水流量较大,加上地处平原,流经大同盆地、阳原盆地、怀来盆地,带来了大量灰绿色、灰黑色的淤泥,由于水质浑浊,因此永定河在当时又被称之为浑河或是小黑河。在辽、金时期,北方人称“卢”为黑,所以这条河又被叫做“卢沟”。

  在历史上人口聚集的发展过程中,南北沟通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水网密布,从北京小平原到华北大平原必须渡过永定河,而当时最易通行的位置就是现如今卢沟桥的所在地,于是这个位置逐步成为南北通行的渡口,随着南北交通的日趋频繁,这个古代渡口也就成为北京小平原上南来北往的枢纽。

  在卢沟桥建桥以前,受华北季风带气候的影响,永定河的流量极不稳定,平均640毫米的降水量,80%集中在夏季,形成了十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而且降水量的年变化率很大。夏季洪水暴涨,经常造成河流下游泛滥成灾,卢沟渡口也深受影响,为方便通行的浮桥常被大水冲毁。

  金朝统治者在北京建金中都之后,这条南北通衢的重要性越发地显示出来,为解决洪水泛滥的影响,保证南北畅通,统治者下令建造石桥。经过三年时间卢沟桥建成通行,统治者赐名“广利”,因此,卢沟桥最早的名字叫广利桥。

  广利桥名为“广而得利之桥”,表达了统治者对其交通位置的重视,以及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如今,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10个桥墩,共11孔,桥墩间距不等,其跨度也由桥的东西两端向中间逐渐加大。自建成以来,卢沟桥已经历820多个寒暑,虽然结构坚固,但长时期的洪水冲击、风雨侵蚀,也有部分损坏,特别是桥面和栏杆,最容易碰毁压坏,几百年来,卢沟桥已经过了多次的修缮,其特色石狮子也在整个过程中经过多次填补、修缮。“可以说卢沟桥是汇集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六个时代石刻艺术的博物馆”。尽管广利桥这个名字乃皇帝亲赐,且含有非常吉利的寓意,但来往的游客及周边百姓更愿意按照原有称呼河或渡口的习惯,称其为卢沟桥,所以“卢沟桥”便代替了广利桥。

现如今,卢沟桥位于丰台区的永定河上,是卢沟桥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次修缮是在1985-1992年,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和归位了原石柱、望柱;清除了沥青,恢复了桥面;同时修缮了宛平城,复原了东西两个城楼等,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卢沟桥的历史原状。卢沟桥的功用也正式从1985年开始,从交通道路变成参观、游览的景观。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