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欢迎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动态  >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进入倒计时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进入倒计时

发布日期:2013-03-06

“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进入倒计时

 

 

 

 

  自中国与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2006年共同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工作到现在,已历时6年。

  记者近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世界遗产文本,标志着丝绸之路申遗真正进入实质性冲刺阶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之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正式进入倒计时。据悉,今年7、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专家组对三国的申报项目进行现场评估,也就是俗称的“国际大考”。201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将以这份现场评估报告为基础进行最终票决,决定是否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文物局与6省(区)签订联合协定

  3月4日,北京亚洲大酒店。两位同名同姓的副省长坐在了一起,一位是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一位是甘肃省副省长张广智。打标签时,工作人员还以为打错了,经仔细核对,确实同名同姓,但不是同一人。最后不得不在各自的姓名下再打一括弧,标注“河南”和“甘肃”以示区别。两位副省长通过电话,但见面还是第一次。与他们一同参会的还有陕西省副省长白阿莹、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当天上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代表国家文物局和六省(区)签署了《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国家文物局将六省(区)的主管副省长召集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签署联合协定也是第一次,足见“丝绸之路”申遗的紧迫和重要。国家文物局负责人表示,2013年将是“丝绸之路”申遗最关键的一年。由于“丝绸之路”点多、面广、线长,不仅跨省,更跨国,省际协调、国际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前,中国与中亚5国已先后举行了五轮国际协商会议,研究制订了《概念文件》和《丝绸之路总体突出普遍价值》等重要文件。

  励小捷表示,这次签署联合协定充分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和各相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共识和决心。国家文物局将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和申遗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申遗名称及申报名单

  正式公布

  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在签署仪式上透露,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申遗文本已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称确定为“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该项目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它的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了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聚落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注:此为首批申报项目),以及沿途丰富的特色地理环境,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的总面积为234464公顷。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

  哈萨克斯坦境内有8处遗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3处遗迹。33处申报名单也于当日正式公布(中国境内名单附后)。

  此前,关于“丝绸之路”申遗的预备名单也曾多次公布,但都是“预备”,而非“正式”。这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在申遗方面重视不够,措施迟缓,国家文物局不得不采取措施,据了解,预备名单中已有4处被剔除掉。

  7、8月将迎申遗国际“大考”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世界遗产文本

  根据申遗程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委派专家组对申遗点进行考察和现场评估。次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各国代表将以这份现场评估报告为基础进行最终表决,确定是否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所以,现场评估报告就显得非常重要。专家组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选派。

  与西安蛮有缘分,ICOMOS第15次大会就是在西安举行的,ICOMOS还专门在西安设立了“ 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为世界各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咨询帮助并开展国际交流。

  截至目前,该组织并未透露考察的具体安排。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以往我国申报的都是单点,所以便于考察,这次不但跨几省,还跨几个国家,每个国家又有那么多点。是派多个团队分头考察,还是一个团队一个挨一个考察,目前都不清楚,但不论哪种方式,现场评估考察都将非常严格。专家组不但对文化遗产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而且还会上街走访,对老百姓的态度进行了解,看是否知晓该项目,是否拥护或反对等等。这是考察的程序之一,也是内容之一,而且这方面内容会在评估报告中体现。

  2月28日,国家文物局专门在西安召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推进会,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距“国际大考”已不到半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上连用三个“非常”形容目前的形势: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大,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形势严峻,中国“占用”别国指标申遗

  从2005年世界遗产实行限额制之后,申遗的路越来越艰难。

  一是申报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仅在我国的申遗实践中得到证明,而且在国际申遗的整体形势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每年可允许申报45个项目进入到最后的大会审议,但是每年基本上都会被砍掉三分之一。

  另外,中国申报速度和准度的不断提升,也引起一些国家不满。目前中国拥有世界遗产的数量已排在世界第3位,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而且和第2名西班牙仅差1个。第4名法国、第5名德国与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世界各国的眼光都在盯着中国。有的国家就说,你们中国也不能年年申遗,年年成功吧?

  二是评估考核的标准越来越严格。申遗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科学,不能一相情愿地自己关着门说自己好,自己的价值高。专业人士表示,甚至一张图纸,一个单词的准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

  根据国际惯例,每年一个国家只能有1个项目申报。今年中国的指标是大运河联合申遗项目,目前其申报文本也已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则是“占用”了别国的指标,如果申报失利,将会使世界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产生质疑。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毕竟是跨国申遗,如果因为哪一个点的工作不到位,影响了申遗,谁都承担不了这个历史责任!”

(转自汉唐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