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革命文物巡礼(十八):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
发布日期:2024-11-11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沃土。这片热土曾先后建起了川陕、鄂豫陕、渭北、陕甘等革命根据地;孕育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西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绚丽华章;接纳了中央红军,更积极投身其中,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一代代三秦儿女传承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奋斗,推动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的革命斗争在陕西遗留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这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也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沃土。
为进一步摸清陕西革命文物家底,夯实工作基础,2020至2022年陕西省文物局组织完成了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调查期间我们曾以“陕南革命文物巡礼”及“陕西黄河流域革命文物巡礼”两个系列,向大家介绍了共计十五处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结束后,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了《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成为我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坚实基础。我们将重启“巡礼”之路,遴选已公布的重要革命文物向大家进行展示介绍,使其能够持久释放强大的红色力量。
陕西革命文物巡礼(十八):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以东。该遗址于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0年被陕西省文物局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由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1957年12月1日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年设计产能120万吨,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机械化矿井、唯一一座煤炭工业项目,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占地面积400亩,其中保留下来的建筑有苏联援建的职工俱乐部;办公大楼;副井及其绞车房、主井绞车房、绞车道;主井、煤仓、选煤楼;井下735巷道、井下735变电所;亚洲最长苏式单边楼苏联专家楼;地面提升绞车、绞车房;王石凹煤矿物资供应站(保存有建矿初期部分机电设备、材料、工具)等,这些建筑均保存较为完整。
2015年10月王石凹煤矿矿井停产,建成王石凹煤矿工业遗产博物馆。馆内现存的炮采、高档普采、综采、苏式主、副井提升设备、选煤楼建筑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均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且保存状况完好。不仅再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为人们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